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移动微法院上线两周年!累计访问超10亿次,数字赋能让公平正义更触手可及!









2019年3月22日,是一个可以“载入人民司法事业现代化光辉史册”的日子,这一天,中国移动微法院全国试点推进会在宁波召开,移动微法院迈出了走向全国的步伐。

如今,中国移动微法院已走过两年光阴,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回顾中国移动微法院的成长与嬗变。


【注:2017年10月移动微法院从余姚法院起步,2018年1月在宁波两级法院推开,2018年9月在浙江全省法院推广。】



中国移动微法院大事记



2019年3月22日

最高法院确定在北京、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浙江、福建、河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青海等13个省区市进行试点。


2019年5月5日-9日在福州市举办的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上,移动微法院作为“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参展。
2019年7月31日全国例利用移动微法院“跨域立案”的案件成功立案。(相关链接:全国首起“移动微法院跨域立案案件”在宁波中院提交申请并获受理
2019年11月26日

新增PDF格式材料上传功能,用户可以选择图片或PDF格式上传材料。(相关链接:移动微法院重大更新 !一键上传PDF文档,指尖立案再升级


2020年1月

移动微法院实现全国四级法院全覆盖。


2020年2月

在线庭审功能迭代升级。2月6日,实现人民陪审员手机端参加庭审;2月17日,远程参与庭审扩展至9路视频,为疫情期间远程庭审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2020年5月移动微法院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全面推广中国移动微法院,推动电子诉讼服务向移动端发展,引领世界移动电子诉讼发展潮流。
2020年6月3日移动微法院被载入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4(2020)》。该报告指出,移动微法院打造的移动电子诉讼平台,积极探索电子诉讼审理的新模式,实现了打官司最多跑一次,优化了司法公共产品。
2020年7月

移动微法院累计访问次数超5亿次。


2020年10月

移动微法院实名用户突破300万人。


2021年1月14日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上线,该平台以移动微法院作为主要基础平台,为律师提供包括立案、材料提交、阅卷、退费等30余项诉讼服务。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受理调查取证申请1223件,网上阅卷56756次。
2021年2月
移动微法院“跨境立案”功能上线,为境外当事人提供同样便捷高效的立案服务,截止目前,全国已完成166件跨境立案申请。



截止2021年3月底

中国移动微法院相关数据



运用移动微法院办案:324.03万

实名用户数:462.55万

累计访问次数:10.96亿

立案成功数:496.88万

文书送达份数:1439.06万

远程庭审:6.43万

多方视频:3.29万

调解协议:28.38万

终本约谈:17.21万

执行节点推送:2.47亿

跨域立案:10.02万



延伸阅读


让公平正义更加触手可及

——“移动微法院”撬动诉讼模式大变革


来源:宁波日报2021年4月7日头版头条


“疫情原因,身在美国的我们难以去使领馆办理认证手续,本想着执行余款不知何时才能退回,没想到宁波中院通过‘移动微法院’解决了难题!”

前不久,身处洛杉矶的张先生、吴女士夫妇,通过移动微法院,在手机上与宁波中院的法官、上海的两名律师视频连线。借助“移动微法院”新上线的“代理见证”功能,法院依法确认了久居美国的当事人委托国内律师代为领取执行款的事实,顺利退还了270余万元执行款。当事人“零距离”感受到了我国司法的速度、公正和温情。

突破时空限制,是宁波首创的“移动微法院”对传统诉讼模式的颠覆。截至目前,全国法院运用“移动微法院”办理案件324.03万件,实名用户数达462.55万人,累计访问10.96亿次


一次大胆的尝试

“赔偿项目有10多个,人不来,咋沟通?”2017年11月2日上午,余姚法院,正打算调解一起交通事故案的法官袁冠飞犯了难。

案情其实很简单,一辆山东牌照的货车在余姚境内与一辆小轿车发生碰撞。但是,案件的当事人有点多,仅被告就有5名。因“路途遥远”等原因,如约到达调解现场的,只有两名被告。

一筹莫展之际,袁冠飞突然想起院里刚研发的一个小程序。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她电话引导另外几位当事人登录小程序。中午11时30分,原告和被告在线达成调解协议;下午5时,当事人签字,调解结束。

这是“移动微法院”早期的“实战”应用。

“一场完整的诉讼,流程环节繁多、信息交互量大。对当事人和法官而言,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便。”余姚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于是,伴随着微信的普及,我们想开发一个专门用于工作的小程序。”

在余姚法院试点基础上,宁波中院又对移动微法院进行迭代升级,2018年1月2日,“移动微法院”正式在我市两级法院全面推开。


一个神奇的平台

今年3月23日,奉化法院内,一场“无声”的庭审拉开帷幕。答辩、质证、辩论……一切程序都悄无声息,每个人都低着头,对着手机屏幕手指翻飞。

原来,案件的原告和被告均为聋哑人。在传统庭审中,需另聘手语翻译“转述”各方意见,庭审效率不高,还可能存在误差。现如今,“移动微法院”让这些当事人有了充分“发声”的机会。

如此场景,在“移动微法院”推广3年多来,阿拉宁波人早已习以为常。

现如今,打开微信,点击“发现”,找到“小程序”,搜索“中国移动微法院”,即可进入全新的诉讼世界。“我要立案”“跨域立案”“网上庭审”“网上执行”……“移动微法院”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全流程在线流转。

它跨越时空限制,实现了案件审理由“面对面同时同步”向“移动端错时异步”转变。一名居住在美国的被告,由于时差原因,对原告提交的证据在美国时间第二天早上发表质证意见。

它流程清晰、操作简便,甚至让当事人自助审理成为可能。有一起离婚案,法官归纳争议焦点后,引导双方发表意见。待法官忙完归来,双方当事人已自主达成调解协议。

它在线一键送达,有效缓解了“送达难”。去年,又实现了和“市监联连”互联互通,创新建立了针对宁波企业的法律文书电子送达新路径。


一场特殊的抗疫

“2020年,全市法院网上立案7.48万件,在线调解、撤诉4.12万件,远程庭审和多方视频6062次,做到了疫情防控期间审判执行‘不打烊’。”

今年宁波市两会期间,宁波中院工作报告中的一句话,引得了代表委员们一致点赞!

对此,名字被写入今年省高院工作报告的鄞州法院法官黄文娟深有感触。

去年疫情防控期间,被困湖北老家50天的黄文娟,在没带电脑、没带案卷的困境下,利用“移动微法院”,用借来的电脑和同事帮忙拍摄的案卷,办结案件50余件,没有一起案件因滞留湖北而取消开庭或延期。

“防疫不能出门,奈何官司拖不得!这个时候,‘移动微法院’的优势就更加凸显。”宁波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据统计,去年2月至4月,宁波两级法院共运用“移动微法院”办结案件17072件,同期结案率高居全省法院首位。其中远程视频或“多方视频”开庭3486件,人民陪审员远程参与陪审2695件次,263件案件适用错时异步庭审。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实现了司法服务“不打烊”。

“发明‘移动微法院’的真是天才!”“这个平台太方便了!”类似的留言,举不胜举。

“移动微法院”小程序,撬动了我国诉讼模式大变革。2020年1月,已实现全国32个省级区域全覆盖,愈来愈多的人享受到了“指尖诉讼”的便利。







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宁波法院在行动(一)


一曲荡气回肠的英模赞歌!宁波中院开展“学英模、学先进,争做最美模范生”专题活动


陈志君院长受邀参加“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访谈② | 新时代现代化法院:办案最公 用时最少 老百姓获得感最强

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